看故事学理财_理财知识大全一
第一部分 第1节:第一章合理储蓄是理财的基础(1)
1?不吃也要留种
一个富人有一位穷亲戚,他觉得自己这位穷亲戚很可怜,就发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告诉穷亲戚:“我送你一头牛,你好好地开荒,春天到了,我再送你一些种子,你撒上种子,秋天你就可以获得丰收、远离贫穷了。”
穷亲戚满怀希望开始开荒。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反而比以前更难过了。穷亲戚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小羊长大后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他的计划付诸实施了。可是当他吃完一只羊的时候,小羊还没有生下来,日子又开始艰难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他想这样下去不行,不如把羊卖了换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点,鸡蛋可以马上卖钱,日子就可以好转了。
看故事学理财第一章合理储蓄是理财的基础他的计划又付诸实施了。可是穷日子还是没有改变,反而日渐艰难。他忍不住又杀鸡了,最后,终于杀到只剩下一只的时候,他的理想彻底破灭了。他想致富算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春天来了,富人兴致勃勃地给穷亲戚送来了种子。他发现,这位穷亲戚正就着咸菜喝酒呢!牛早就没了,房子里依然是家徒四壁,他依然是一贫如洗。
理财就是要树立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着眼于未来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对无储蓄习惯的人来讲,他们就像这个故事中的穷亲戚一样,吃干花净,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喝凉水,这种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是理财的大忌。
很多陷入困境的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一位非常有名的富人曾经说过:没钱时,不管怎么困难,也不要动用积蓄,要养成好的习惯,压力越大,越会让你找到赚钱的机会。
2?兔子吃窝边草的后果
兔子三瓣长大了,在离家前,兔妈妈苦口婆心地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窝边的草吃掉。”
三瓣在山坡上安家了,为了安全考虑,它在三个地方设计了出口。母亲的嘱咐一直放在心上,外出吃草时,三瓣总是跑到离洞口很远的地方去。整个秋天,三瓣没有遇到任何危险。
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刮过,三瓣外出觅食时被寒风逼出一个冷颤。想到外面的寒冷,它不禁有了退意。“我只吃一丁点儿,一旦天气晴朗,我就到远地方觅食。”三瓣为自己开脱,但一吃起来却打不住,肚子吃得滚圆滚圆的。
几天过去了,大雪纷纷扬扬,三瓣又在洞口吃草填肚子,但它另外换了一个洞口。它为自己开脱说:“我的洞口多达三个,并且每个洞口都青草繁茂,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每个洞口轮流吃一点草根本算不了什么。”从此,一遇到不好的天气,三瓣就在洞口吃草,并为发现这种便捷的方式而高兴。
一天夜里,沉睡中的三瓣直觉到某种不祥。它睁眼四处看,发现一只硕大的狼霸道地堵在它的洞口,用狼爪正试图挖开洞口。三瓣赶忙找别的出口,却悲哀地发现,另两个洞口已经被岩石死死堵住了。
“从你第一次动了窝边草后,我推测这里必然有兔子,但一般说来狡兔有三窟,没确定另外两个洞口的方位,呵呵,所以一直不敢下手,等到了今天。”看到即将入腹的美食,狼得意地说。
这时,三瓣记起了母亲的叮嘱,后悔得直掉眼泪。
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口袋里到底有多少钱,绝对不要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而花掉自己的家底,从而导致血本无归。家底是你的根本,负债的小黑洞会把你吞噬,让你永无出头之日。
3?有这么一位“月光先生”
有这么一位“月光先生”,他拥有某名牌高校的博士学位,就职于一家外企的中国分部,任部门经理,不算奖金,年薪30万元。他穿着名牌西装,开着奔驰车,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真可谓是风光无限,羡煞无数人。可是这位仁兄,每月的薪水都花光了,年终不但没有积攒下一分钱,而且还欠银行贷款十万余元,是一位彻彻底底的“月光先生”。
有这么高的收入,为何也成为“月光族”呢?原来,这位先生觉得自己在大型企业工作,收入颇高,职务也不低,自我感觉良好,俨然已是一位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要学会享受人生,就算自己现在还不是富人,至少生活上也要看起来像一个富人。
于是,他贷款买了奔驰车,租住高级公寓,香槟只喝法国的,牛排只要里脊肉,咖啡只喝卡布其诺,吃饭只去西餐厅……这样下来,虽然他挣了不少,可是花的钱更多,不成为“月光族”才怪!
很多人穷,不是因为他挣得少,而是因为他花得太多。摆阔、要面子、虚荣心作祟引起的消费,让自己的财务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
如果不想真正贫困,永远待在穷人的行列里,就要立即行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节约用钱,拒绝挥霍浪费,千万不要在今天就把明天的钱花掉了。
4?第一笔存下的钱就是财富成长的种子
据说,巴比伦有位阿卡德,他也算得上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很多人羡慕他,向他请求致富之道。
据阿卡德自己讲,他没富之前做的是雕刻瓷砖的工作。一天,一位富人欧格尼向他预订一块瓷砖,但要求在这块瓷砖上刻上法律条文。阿卡德告诉他,他愿意连夜赶制,天一亮就可以完工,但有一个附加条件——请欧格尼告诉他致富的秘诀。
第一部分 第2节:第一章合理储蓄是理财的基础(2)
欧格尼欣然同意。到天亮时,阿卡德交上了刻好的瓷砖,欧格尼如约说出了他的秘诀:“富有的秘诀是:在赚的钱里,一定要存下一部分。财富的增长就像树的成长,最先是一个很小的种子在发芽。第一笔存下的钱就是财富成长的种子,一开始不管赚多赚少,总得存下1/10的钱来。”
一年之后,欧格尼作为顾客再次光临,他想知道阿卡德是否照他的话去执行了。阿卡德自信地说,他一丝不苟地按欧格尼的方法去做了。
故事中的阿卡德从有钱人欧格尼那里得到了致富的秘诀,也忠实地执行了,就是把他赚来的钱都省下1/10作为他财富成长的种子。
试想,如果赚多少就花多少钱,日子一天天过,发财的梦很难有实现的那一天。
5?最初的财富一定是攒出来的
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是流出去的水,家中水库最初的财富,一定是攒出来的。
有一个人非常富有,有很多人向他询问致富的方法。这位富翁就问他们:“如果你有一个篮子,每天早上往篮子里放10个鸡蛋,当天吃掉9个鸡蛋,最后会如何呢?”
这些人总是回答说:“迟早有一天篮子会被装得满满的,因为我们每天放在篮子里的鸡蛋比吃掉的要多一个。”
富翁笑着说道:“致富的首要原则就是在你的钱包里放进10个硬币,最多只能用掉9个。”
这个故事说明了理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我们称之为“九一”法则。当你收入10块钱的时候,你最多只能花掉9块钱,将那一块钱“攒”在钱包里。无论何时何地,永不破例。哪怕你只收入一块钱,也要把10%存起来,这是理财的首要法则。你千万别小看这一法则,它可以使你家的水库由没水变为有水,从水少变成水多。
6?从乞丐到百万富翁
报纸上曾经报道一位拥有100万美元的富翁,原来却是一位乞丐。在我们心中难免怀疑:依靠人们施舍一分、一毛的人,为何却拥有如此巨额的存款?事实上,这些存款当然并非凭空得来,而是由一点点小额存款累积而成。从一分到10元,到千元、到万元,以至到百万元,就这么积聚而成。不一点点长期积累想靠乞讨很快存满100万美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每月积攒一点点,虽然不可能一夜暴富,但至少可使你老来衣食无忧。储蓄的数目不在多,贵在坚持,哪怕只是储蓄一点小钱,要相信“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道理。
7?积谷防饥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妇人,她每天煮饭的时候,总是从锅里抓一把米出来,放到一个特备的米缸中。有人讥笑过她这种行为,但她不以为意,依然故我。
过了不久,发生了灾害,地里粮食严重歉收,很多人家都揭不开锅了。但这位妇人家由于有一个特备的米缸,得以熬过了饥荒。
生活中很多人头脑中没有理财的概念,认为只有富贵人家或炒股发达等赚大钱的人才谈得上理财。但真正的理财专家认为,理财是管理财产的学问,并不是富人才需要,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要懂得如何分配每月的收入与支出,这样才能做到“积谷防饥”,从温饱逐渐走向小康。
人们常有的一种通病,就是有钱时随意乱花,不懂得储蓄,到了急用时才发现钱到用时方恨少。积谷防饥,意思是学习如何规划自己所赚来的钱,该用的就用,能不用的就储蓄起来,以防将来不时之需。当危机来临时,因为已做好准备,就可以安枕无忧地渡过难关。
8?存款是为了投资
现在日本有10000多家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总额突破40亿美元大关。创造这一辉煌业绩的藤田田,年轻时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1965年,藤田田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随即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1971年,他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经营麦当劳生意。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快餐公司,采用的是特许连锁经营机制,而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是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资格的,而藤田田当时只是一个才出校门几年、毫无家庭资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无法具备麦当劳总部所要求的75万美元现款和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条件。
只有不到5万美元存款的藤田田,看准了美国连锁快餐文化在日本的巨大发展潜力,决意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日本创立麦当劳事业,于是他绞尽脑汁东挪西借起来。
事与愿违,5个月下来只借到4万美元。面对巨大的资金落差,要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心灰意冷了。然而,藤田田却有着对困难说不的勇气和锐气,偏要迎难而上遂其所愿。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春天的早晨,他西装革履满怀信心地跨进住友银行总裁办公室的大门。
藤田田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表明了他的创业计划和求助心愿。在耐心细致地听完他的表述之后,银行总裁做出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
藤田田听后,心里即刻掠过一丝失望,但马上镇定下来,恳切地对总裁说了一句:“先生可否让我告诉你,我那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呢?”回答是“可以”。
“那是我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藤田田说道:“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工资奖金,雷打不动,从未间断。6年里,无数次面对过度紧张或手痒难耐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克制欲望,硬挺了过来。有时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额外用钱,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四处告贷以增加存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创事业,出人头地。我坚信,在小事情上过得硬的人才干得成大事情。现在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提早开创自己的事业。”
第一部分 第3节:第一章合理储蓄是理财的基础(3)
藤田田一口气讲了20分钟,总裁越听神情越严肃,并向藤田田问明了他存钱的那家银行的地址,然后对藤田田说:“好吧,年轻人,我下午就会给你答复。”
送走藤田田后,总裁立即驱车前往那家银行,亲自了解藤田田存钱的情况。柜台小姐了解总裁来意后,说了这样几句话:
“哦,是问藤田田先生啊。他可是我接触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礼貌的一个年轻人。6年来,他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地准时来我这里存钱,老实说,这么严谨的人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完小姐介绍后,总裁大为动容,立即打通了藤田田家里的电话,告诉他住友银行可以毫无条件地支持他创建麦当劳事业。藤田田追问了一句:“请问,您为什么要决定支持我呢?”
总裁在电话那头感慨万千地说道:“我今年已经58岁了,再有两年就要退休,论年龄我是你的两倍,论收入我是你的40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却还没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脚惯了。光说这一点,我就自愧不如,敬佩有加了。我敢保证,你会很有出息的,年轻人,好好干吧!”
从此,藤田田传奇的发迹史就开始了。
大多数的人都是把钱存在银行的,但他们的目的却又不同,有的人是为了利息,有的人是为了消费,有的人把钱暂时存进银行,有目的、有计划,是为了进一步实现财富的积累打基础。故事中的藤田田存款是为了投资,正是因为抱有这样的目的,藤田田才有机会开始发迹。
9?积蓄是为了提高抵抗力
假设有一个人,他一直享受着优厚的工资待遇,现在突然失业了,而他又没有任何积蓄,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墨斯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准备而意外失去工作的人。多年以来,他从来不考虑为将来储蓄,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工资。他绝望地说:“想起这些年来我就后悔,几年来,如果我一天能够存上一个美分,持之以恒,那么我现在应该有不少积蓄了。想到自己以前这么傻,我就要发疯。现在这样真是自作自受呀!”
有人总是悲叹他没有变得富裕起来,是因为他花掉了自己所有的收入。
许许多多的人甘愿艰苦地工作,但是能够做到生活节俭、量入为出的人却不到十分之一。大多数人的收入没过多久就被吃喝一空,他们从不拿出一小部分作为积蓄,以备在疾病或者失业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所以,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在工厂倒闭的时候,在投资者冻结资金不再投资的时候,他们就会陷入困境,甚至要破产。那些赚来钱就立刻花掉,从不为未来作任何储蓄的人,不会比一个奴隶过得更富足。
每一个都应该知道,如果他不能养成节俭的习惯,那他将永远不能积蓄财富。
10?积蓄带来的财富
上天赐予我们的物产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放手去用,肯定会有耗尽的一天。预算是一张蓝图、一个经过计划的方法,可以帮助你从你的收入中得到更大的好处。
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到印刷厂里去学技术。其实,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他父亲要求他每晚住在自己家里,但要他每月付给家里一笔住宿费。一开始,那个年轻人觉得这样太苛刻了,因为他当时每月的收入,就刚够支付这笔住宿费。但是,几年之后当这个年轻人自己准备开设印刷厂时,他的父亲把儿子叫到跟前,对他说:“好孩子,现在你可以把每年陆续付给家里的住宿费拿去了。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你积蓄这笔钱,并非真的向你要住宿费。好了,现在你可以拿这笔钱去发展你的事业了。”
年轻人到此才明白父亲的一番苦心,对父亲的贤明感激不尽。如今,那个年轻人已经成了美国一家著名印刷厂的老板,而他当年的同伴们却因挥霍无度,如今仍然穷苦不堪。
有人曾测算过,依照世界的标准利率来算,如果一个人每天储蓄1美元,88年后可以得到100万美元。这88年时间虽然长了一点,但每天储蓄两美元,在实行了10年、20年后,很容易就可以达到10万美元。一旦这种有耐性的积蓄得到利用,就可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赚钱机会。
11?从一无所有到银行家
席尔瓦是巴黎的一位有名的银行家,但是他曾经一无所有。
那时,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一家小酒馆里去吃饭,偶尔喝上一品脱啤酒。当时的啤酒瓶用的是软木塞,他起初并没有怎么在意,后来他发现市场上有人回收这些软木塞,自己为什么不把它们收集起来卖呢?
于是,从那以后,他开始收集软木塞,每天都去吃饭的酒馆把能找到的所有软木塞收集回去。日复一日,他那样收集了整整8年,后来,收集到的软木塞居然卖了8个金路易!
而这8个金路易就成了他发家的资本,把它投资到股票市场上逐渐赢利,后来席尔瓦成了一名知名的银行家。他在死后留下了约300万法郎的遗产。
从一无所有到事业有成,家产几百万法郎,微不足道的一个个软木塞却给席尔瓦带去创业的基础。可见,点滴积累,零攒细聚,会使得金钱数量日益增加,这对于初次创业、没有本钱的人来说极为重要。
12?用一块钱渡难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财阀、财团都被迫解体或改名,连有着悠久历史和良好信誉的三菱银行,也不得不改名为千代田银行。由于名字非常陌生,生意也就非常冷清。
第一部分 第4节:第一章合理储蓄是理财的基础(4)
业务部的岛田晋为此苦闷不堪,每天都在想着如何吸引顾客来存款。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块钱存款”的妙招。战后的日本,一块钱实在是太少了。在根本没有什么人来存款的情况下,千代田对往来的顾客发出了这样的宣传海报:
“用手掬一捧水,水会从手指间流走。很想存一些钱,但是在目前这种糊口都难的日子里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先生们、女士们,如果你们有这种想法的话,那么请您持一本存款簿吧。它就像是一个水桶,有了它,从手指间流走的零钱就会一滴一滴、一点一点地存起来,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笔可观的大钱了。我们千代田银行是一块钱也可以存的。有了一本千代田存款簿,您的胸膛就会因充满希望而满足,您的心就能在天空中飘然翱翔。”
海报一贴出来就吸引了大批储户,他们把平时的零用钱“一滴一滴”地存进千代银行这个“大海”里。千代银行储蓄额开始猛增,从而渡过了艰难的战后时期。“千代”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日本有名的大银行。这以后,“一块钱存款”风行全世界。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一滴水却是汇成大海的一部分。懂得珍惜,看中一滴水的人,一定有着一个能成为大海的美好明天!
一元钱固然微不足道,但把许多个一元钱汇集起来,就能形成不小的力量,它可以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3?积累创业所需的原始资金
迪斯尼乐园的主人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是通过积累才获取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的。
1917年,不满17岁的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隐瞒年龄报名参军。在芝加哥集训时,他因患感冒未能上战场。直到1918年大战结束,才被派往法国。
在部队里,每月津贴很少,沃尔特·迪斯尼便开始想办法赚钱。他在营房里画张招贴画,每周部队多付给他15法郎。
后来,一个叫“乡巴佬”的战友发现,刚到法国的新兵们既害怕战争,又想买些带火药味的纪念品作为回国炫耀的资本。“乡巴佬”就投其所好,向新兵们兜售他们最喜欢的德国狙击手钢盔。但前线的德国狙击手本来就不多,幸存者都逃回国了。正苦于货源不畅时,“乡巴佬”发现了能在许多人衣服上画假十字勋章的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他对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说:“你给我画一个狙击手头盔,我给你5法郎。”他们开始了合作,“乡巴佬”每星期开车上前线拉一车德军钢盔回来,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用速干油漆画上狙击手头盔标志,然后抹上泥,再用枪打个孔,粘几根头发在孔的边缘。
他们狠赚了一笔。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把大部分钱寄回美国,让妈妈存起来。后来,这笔钱成为他创办迪斯尼公司的原始资金。
一个白手创业者如果真是一文不名,要想起家也不大可能。做任何生意、办任何实业都必须有最基本的本钱,所以,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仍处于白手创业的人来说,需要办的头一件事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去筹集创业所需的起码的资金。
14?先储蓄,后消费
先储蓄后消费,会在很大程度上留存部分额度的可支配收入,为今后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养成理性消费的重要措施。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
大家都知道,哈佛教育出来的人,毕业后有很多人很富有,其实,他们每月的消费行为跟一般的普通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就是严格遵守哈佛教条:储蓄30%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有超额完成,剩下的钱才能消费。
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元。到13岁时,他有了3000元,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的他,是美国首富,比“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还有钱。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忽视了合理储蓄在理财中的重要性。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只要理好财,储蓄与否并不重要。持这种想法的人,实现财富积累难度很大,要想实现财务目标,必须要改变收支管理方式,要“先储蓄,后消费”!
那么,如何进行“先储蓄,后消费”呢?在你每个月领取薪水以后,将薪水的一部分(如15%~30%)先存起来,用于储蓄或投资。剩下的钱用于消费,并且严格规定自己只能用剩下的这部分钱进行消费开支,不能超支,因为你只有这么多钱,你必须做好你的消费支出计划,对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
通过“先储蓄,后消费”的理财方式,有两大好处:
第一,能够培养你的良好投资储蓄习惯,不断进行你的财富积累。
第二,能够培养你良好的消费习惯,对各项支出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因为你每个月的消费品、住房、交通、通信、休闲等各项开支先要做好预算,这个过程可以将每个开支项控制在预算内。
“先消费,后储蓄”与“先储蓄,后消费”这样一个简单的顺序变化,其实是一个重大的观念变化。“先储蓄,后消费”让你变得越来越富有。
15?从书本中找到的致富方法
洛克菲勒于1839年出生,他虽然进入学校读书的机会不多,但他善于把握学习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加上头脑十分机敏。到了十多岁时,他已考虑自己怎么创业致富了。为了寻找致富之路,他辛辛苦苦地打工挣钱,很不容易积攒到5美元,他决定将这5美元用于购买书籍,希望从书本中找到致富的方法。
第一部分 第6节:第二章理财应开源与节流并重(1)
17?亿万富翁如何变成穷光蛋
在大众眼里,著名体育明星和演艺明星都是住豪宅开名车的富豪一族,而泰森为什么会陷入财务危机呢?事实是不会理财使他的生活陷入窘迫。
美国拳王泰森出身贫困,少年的他就开始参加拳击训练,通过不懈的努力渐渐在拳坛崭露头角,后来顺利成为世界拳王,一度所向披靡。随着大量财富蜂拥而来,他很快累积了有四亿多美元的财产。
看故事学理财第二章理财应开源与节流并重泰森有着几亿美元的身家,在鼎盛时期所积累的财富,是一个普通美国人需要工作7600年才能拥有的。但他最后(2003年8月)却因为2700万美元的债务不得不申请破产,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按照泰森自己咬牙切齿的说法,经纪人唐·金骗走了自己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第二任妻子莫尼卡为了离婚的赡养费几乎把自己榨干;那些和自己各种龌龊官司有关的人,包括律师和受害人,都从他身上捞足了油水。而人们普遍认为,归根结底,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的生活,平时出手太过阔绰,才是其迅速破产的重要原因。
泰森的荒淫无度和挥霍成性,是世人皆知的。说到底,破产完全是他咎由自取。除去他那些龌龊官司所耗费的上千万美元的律师费,以及付给前妻的赡养费外,平时出手太阔绰,也是他迅速败光几亿美元家产的主要原因。名车、游艇和豪宅,自然不在话下。他住的别墅有38个卫生间,还有十几部跑车。
有一次,在拉斯维加斯恺撒宫酒店的豪华商场,泰森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前来购物,老板一看财神来了,于是索性关门“清场”,专门招待泰森一行。结果这帮人挑了价值50万美元的贵重物品,泰森全部代为“埋单”。
泰森的负债报表中,最搞笑的是欠了一家珠宝店17万美元,那是他在购买一条项链时忘了付钱。珠宝店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轻描淡写地说:“和泰森以前在店里的总花销相比,这点小钱只是个零头。”言下之意无非是,即使泰森日后不付这笔钱,他也没吃什么亏。
泰森在一年时间里光手机费就花了超过23万美元,办生日宴会则花了41万美元。他想到英国去花100万英镑买一辆F1赛车,后来明白F1赛车不能开到街道上,只能在赛场跑道里开才作罢。最后他把这100万英镑变成了一只钻石金表,可才戴了不到十来天,就随手送给了自己的保镖。甚至动辄有几万、十几万美元的巨额花费,连自己都搞不明白去处。如此花销,恐怕就是金山也会被挖空的。
虽然从1998年起,泰森已经承担了巨大的债务压力,但习惯于信用消费的他还是在2002年12月22日选购了一条价值173706美元、镶有80克拉钻石的金链。2002年6月,他负债8100美金用于照料他的老虎,65000美金保养他的豪华轿车。但是实际上,泰森在1991年以后净收入不断减少,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奢侈消费的习惯,入不敷出。而即使是在申请破产保护后,他的律师也并不是很清楚他的资产与负债现状,大量的、名目繁多的债务使得泰森资不抵债。
一个亿万富翁,却最终因为挥霍无度而变成了一个穷光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源的不断富足,勤俭节约仿佛成了过去式。人们打着发展经济刺激消费的口号,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肆意浪费挥霍的现象比比皆是。
其实,节俭是个人理财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节俭不是不爱生活,而是用更理性的态度去享受生活。而浪费和挥霍却是财富积累的最大敌人,因为挥霍浪费者最后往往负债。
18?因为我有钱
有一次,一个朋友请富兰克林参观他富丽堂皇的新居。他领富兰克林走进一间大得足够召开议会的起居室,富兰克林问:“为什么把房间搞得这么大?”
这个人说:“因为我有钱。”
然后,他们又走进一间可容纳50人的饭厅,富兰克林又问:“干吗弄这么大?”这个人再次重申“因为我有钱”。最后,富兰克林愤怒地转向他,说:“你为什么戴这么一顶小帽子?你为什么不戴一顶比你的脑袋大十倍的帽子?因为你有钱呀!”
由于奢侈与浪费,绅士们将会变得贫困,不得不向那些曾被他们所不屑的人去借债,而后者则通过勤劳与节俭赢得了地位。显然,一个站立的耕者要比一个跪下的绅士高大。
抛掉那些挥霍无度的蠢行吧!这样你就不会有那么多世道艰难、家庭不堪重负之类的抱怨了。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对于手中的钱财,常犯的错误是有多少花多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甚至因为可以利用银行借贷,而随意扩张信用,陷入负债累累、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懂得如何开源、节流以及正确评估投资风险非常重要。
19?节约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
著名的船商、银行家出身的斯图亚特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斯图亚特努力提高旧船的操作等级以取得更高的租金,并降低燃油和人员的费用。
也许是银行家出身的缘故,他对于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特别重视。他一直坚持不让他的船长耗费公司一分钱,他也不允许管理技术方面工作的负责人直接向船坞支付修理费用,原因是“他们没有钱财意识”。因此,水手们称他是一个“十分讨厌、吝啬的人”。
直到他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王国,他的这种节约的习惯仍保留着。
一位在身边服务多年的高级职员曾经回忆说:“在我为他服务的日子里,他交给我的办事指示都用手写的条子传达。他用来写这些条子的白纸,都是纸质粗劣的信纸,而且写一张一行的窄条子,他会把写好字的纸撕成一张张条子送出去,这样的话,一张信纸大小的白纸也可以写三四条‘最高指示’。”一张只用了五分之一的白纸,不应把其余部分浪费,这就是他“能省则省”的原则。
无论生意做多大,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节约每一分钱,实行最低成本原则仍然是非常必要的。要知道,节约一分钱就等于赚了一分钱。节约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这应该是理财的基本要求。
20?让每一寸土地都生长出黄金来
老希尔顿创建希尔顿旅店帝国时,曾指天发誓:“我要使每一寸土地都生长出黄金来。”
无疑他是天才,天才特有的目光使他从不忽略任何一次生财的机会,任何一寸他拥有的土地都不会休闲静睡。
70年前,希尔顿以700万美元买下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制权之后,他以极快的速度接手管理了这家纽约著名的宾馆。一切欣欣向荣,开始进入最佳营运状态。在所有的经理们都已认为充分利用了一切生财手段,再无遗漏可寻时,希尔顿依旧像园丁一样,一言不发地查找着可能被疏忽闲置的菜地。
人们注意到,他的脚步时常在酒店前台停顿,他的眼光像鹰一样,注视着大厅中央巨大的通天圆柱。当他一次次在这根圆柱周围徘徊时,侍者们都意识到,他又会想出别人意想不到的高招了。
希尔顿独自推敲过这些柱子的构造后发现,这四根空心圆柱在建筑结构上没有支撑天花板的力学价值。那么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美观吗?但没有实用价值的装饰,无异于空间的一种浪费。希尔顿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一箭只射一雕。
于是,他叫人把它们迅速改造成四根透明玻璃柱,并在其中设置了漂亮的玻璃展箱。这回,这四根圆柱就不仅仅是装饰性的了,在广告竞争激烈的时代,它们便从上到下充满了商业意义。没过几天,纽约那些精明的珠宝商和香水制造厂家便把它们全部包租下来,纷纷把自己琳琅满目的产品摆了进去。而老希尔顿坐享其成,每年由此净收24000美元的租金。
第一部分 第7节:第二章理财应开源与节流并重(2)
当这些普普通通的柱子已转变为种金之地时,希尔顿又到别的地方徘徊去了。
天才是不相信结局的。在别人看似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现状中,希尔顿依旧不停地寻找着生长金子的每一条缝隙。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叹息机会总不来光顾,其实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机会的慧眼。
1?不吃也要留种
一个富人有一位穷亲戚,他觉得自己这位穷亲戚很可怜,就发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告诉穷亲戚:“我送你一头牛,你好好地开荒,春天到了,我再送你一些种子,你撒上种子,秋天你就可以获得丰收、远离贫穷了。”
穷亲戚满怀希望开始开荒。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反而比以前更难过了。穷亲戚就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小羊长大后拿去卖,可以赚更多的钱。
他的计划付诸实施了。可是当他吃完一只羊的时候,小羊还没有生下来,日子又开始艰难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他想这样下去不行,不如把羊卖了换成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点,鸡蛋可以马上卖钱,日子就可以好转了。
看故事学理财第一章合理储蓄是理财的基础他的计划又付诸实施了。可是穷日子还是没有改变,反而日渐艰难。他忍不住又杀鸡了,最后,终于杀到只剩下一只的时候,他的理想彻底破灭了。他想致富算是无望了,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春天来了,富人兴致勃勃地给穷亲戚送来了种子。他发现,这位穷亲戚正就着咸菜喝酒呢!牛早就没了,房子里依然是家徒四壁,他依然是一贫如洗。
理财就是要树立一种积极的、乐观的、着眼于未来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对无储蓄习惯的人来讲,他们就像这个故事中的穷亲戚一样,吃干花净,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喝凉水,这种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是理财的大忌。
很多陷入困境的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一位非常有名的富人曾经说过:没钱时,不管怎么困难,也不要动用积蓄,要养成好的习惯,压力越大,越会让你找到赚钱的机会。
2?兔子吃窝边草的后果
兔子三瓣长大了,在离家前,兔妈妈苦口婆心地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窝边的草吃掉。”
三瓣在山坡上安家了,为了安全考虑,它在三个地方设计了出口。母亲的嘱咐一直放在心上,外出吃草时,三瓣总是跑到离洞口很远的地方去。整个秋天,三瓣没有遇到任何危险。
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刮过,三瓣外出觅食时被寒风逼出一个冷颤。想到外面的寒冷,它不禁有了退意。“我只吃一丁点儿,一旦天气晴朗,我就到远地方觅食。”三瓣为自己开脱,但一吃起来却打不住,肚子吃得滚圆滚圆的。
几天过去了,大雪纷纷扬扬,三瓣又在洞口吃草填肚子,但它另外换了一个洞口。它为自己开脱说:“我的洞口多达三个,并且每个洞口都青草繁茂,在天气不好的时候,每个洞口轮流吃一点草根本算不了什么。”从此,一遇到不好的天气,三瓣就在洞口吃草,并为发现这种便捷的方式而高兴。
一天夜里,沉睡中的三瓣直觉到某种不祥。它睁眼四处看,发现一只硕大的狼霸道地堵在它的洞口,用狼爪正试图挖开洞口。三瓣赶忙找别的出口,却悲哀地发现,另两个洞口已经被岩石死死堵住了。
“从你第一次动了窝边草后,我推测这里必然有兔子,但一般说来狡兔有三窟,没确定另外两个洞口的方位,呵呵,所以一直不敢下手,等到了今天。”看到即将入腹的美食,狼得意地说。
这时,三瓣记起了母亲的叮嘱,后悔得直掉眼泪。
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口袋里到底有多少钱,绝对不要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而花掉自己的家底,从而导致血本无归。家底是你的根本,负债的小黑洞会把你吞噬,让你永无出头之日。
3?有这么一位“月光先生”
有这么一位“月光先生”,他拥有某名牌高校的博士学位,就职于一家外企的中国分部,任部门经理,不算奖金,年薪30万元。他穿着名牌西装,开着奔驰车,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真可谓是风光无限,羡煞无数人。可是这位仁兄,每月的薪水都花光了,年终不但没有积攒下一分钱,而且还欠银行贷款十万余元,是一位彻彻底底的“月光先生”。
有这么高的收入,为何也成为“月光族”呢?原来,这位先生觉得自己在大型企业工作,收入颇高,职务也不低,自我感觉良好,俨然已是一位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要学会享受人生,就算自己现在还不是富人,至少生活上也要看起来像一个富人。
于是,他贷款买了奔驰车,租住高级公寓,香槟只喝法国的,牛排只要里脊肉,咖啡只喝卡布其诺,吃饭只去西餐厅……这样下来,虽然他挣了不少,可是花的钱更多,不成为“月光族”才怪!
很多人穷,不是因为他挣得少,而是因为他花得太多。摆阔、要面子、虚荣心作祟引起的消费,让自己的财务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
如果不想真正贫困,永远待在穷人的行列里,就要立即行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节约用钱,拒绝挥霍浪费,千万不要在今天就把明天的钱花掉了。
4?第一笔存下的钱就是财富成长的种子
据说,巴比伦有位阿卡德,他也算得上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很多人羡慕他,向他请求致富之道。
据阿卡德自己讲,他没富之前做的是雕刻瓷砖的工作。一天,一位富人欧格尼向他预订一块瓷砖,但要求在这块瓷砖上刻上法律条文。阿卡德告诉他,他愿意连夜赶制,天一亮就可以完工,但有一个附加条件——请欧格尼告诉他致富的秘诀。
第一部分 第2节:第一章合理储蓄是理财的基础(2)
欧格尼欣然同意。到天亮时,阿卡德交上了刻好的瓷砖,欧格尼如约说出了他的秘诀:“富有的秘诀是:在赚的钱里,一定要存下一部分。财富的增长就像树的成长,最先是一个很小的种子在发芽。第一笔存下的钱就是财富成长的种子,一开始不管赚多赚少,总得存下1/10的钱来。”
一年之后,欧格尼作为顾客再次光临,他想知道阿卡德是否照他的话去执行了。阿卡德自信地说,他一丝不苟地按欧格尼的方法去做了。
故事中的阿卡德从有钱人欧格尼那里得到了致富的秘诀,也忠实地执行了,就是把他赚来的钱都省下1/10作为他财富成长的种子。
试想,如果赚多少就花多少钱,日子一天天过,发财的梦很难有实现的那一天。
5?最初的财富一定是攒出来的
收入是河流,财富是水库,花出去的钱是流出去的水,家中水库最初的财富,一定是攒出来的。
有一个人非常富有,有很多人向他询问致富的方法。这位富翁就问他们:“如果你有一个篮子,每天早上往篮子里放10个鸡蛋,当天吃掉9个鸡蛋,最后会如何呢?”
这些人总是回答说:“迟早有一天篮子会被装得满满的,因为我们每天放在篮子里的鸡蛋比吃掉的要多一个。”
富翁笑着说道:“致富的首要原则就是在你的钱包里放进10个硬币,最多只能用掉9个。”
这个故事说明了理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则,我们称之为“九一”法则。当你收入10块钱的时候,你最多只能花掉9块钱,将那一块钱“攒”在钱包里。无论何时何地,永不破例。哪怕你只收入一块钱,也要把10%存起来,这是理财的首要法则。你千万别小看这一法则,它可以使你家的水库由没水变为有水,从水少变成水多。
6?从乞丐到百万富翁
报纸上曾经报道一位拥有100万美元的富翁,原来却是一位乞丐。在我们心中难免怀疑:依靠人们施舍一分、一毛的人,为何却拥有如此巨额的存款?事实上,这些存款当然并非凭空得来,而是由一点点小额存款累积而成。从一分到10元,到千元、到万元,以至到百万元,就这么积聚而成。不一点点长期积累想靠乞讨很快存满100万美元,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每月积攒一点点,虽然不可能一夜暴富,但至少可使你老来衣食无忧。储蓄的数目不在多,贵在坚持,哪怕只是储蓄一点小钱,要相信“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道理。
7?积谷防饥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妇人,她每天煮饭的时候,总是从锅里抓一把米出来,放到一个特备的米缸中。有人讥笑过她这种行为,但她不以为意,依然故我。
过了不久,发生了灾害,地里粮食严重歉收,很多人家都揭不开锅了。但这位妇人家由于有一个特备的米缸,得以熬过了饥荒。
生活中很多人头脑中没有理财的概念,认为只有富贵人家或炒股发达等赚大钱的人才谈得上理财。但真正的理财专家认为,理财是管理财产的学问,并不是富人才需要,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要懂得如何分配每月的收入与支出,这样才能做到“积谷防饥”,从温饱逐渐走向小康。
人们常有的一种通病,就是有钱时随意乱花,不懂得储蓄,到了急用时才发现钱到用时方恨少。积谷防饥,意思是学习如何规划自己所赚来的钱,该用的就用,能不用的就储蓄起来,以防将来不时之需。当危机来临时,因为已做好准备,就可以安枕无忧地渡过难关。
8?存款是为了投资
现在日本有10000多家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总额突破40亿美元大关。创造这一辉煌业绩的藤田田,年轻时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1965年,藤田田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随即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1971年,他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经营麦当劳生意。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快餐公司,采用的是特许连锁经营机制,而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是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资格的,而藤田田当时只是一个才出校门几年、毫无家庭资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无法具备麦当劳总部所要求的75万美元现款和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条件。
只有不到5万美元存款的藤田田,看准了美国连锁快餐文化在日本的巨大发展潜力,决意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日本创立麦当劳事业,于是他绞尽脑汁东挪西借起来。
事与愿违,5个月下来只借到4万美元。面对巨大的资金落差,要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心灰意冷了。然而,藤田田却有着对困难说不的勇气和锐气,偏要迎难而上遂其所愿。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春天的早晨,他西装革履满怀信心地跨进住友银行总裁办公室的大门。
藤田田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表明了他的创业计划和求助心愿。在耐心细致地听完他的表述之后,银行总裁做出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
藤田田听后,心里即刻掠过一丝失望,但马上镇定下来,恳切地对总裁说了一句:“先生可否让我告诉你,我那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呢?”回答是“可以”。
“那是我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藤田田说道:“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工资奖金,雷打不动,从未间断。6年里,无数次面对过度紧张或手痒难耐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克制欲望,硬挺了过来。有时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额外用钱,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四处告贷以增加存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创事业,出人头地。我坚信,在小事情上过得硬的人才干得成大事情。现在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提早开创自己的事业。”
第一部分 第3节:第一章合理储蓄是理财的基础(3)
藤田田一口气讲了20分钟,总裁越听神情越严肃,并向藤田田问明了他存钱的那家银行的地址,然后对藤田田说:“好吧,年轻人,我下午就会给你答复。”
送走藤田田后,总裁立即驱车前往那家银行,亲自了解藤田田存钱的情况。柜台小姐了解总裁来意后,说了这样几句话:
“哦,是问藤田田先生啊。他可是我接触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礼貌的一个年轻人。6年来,他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地准时来我这里存钱,老实说,这么严谨的人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完小姐介绍后,总裁大为动容,立即打通了藤田田家里的电话,告诉他住友银行可以毫无条件地支持他创建麦当劳事业。藤田田追问了一句:“请问,您为什么要决定支持我呢?”
总裁在电话那头感慨万千地说道:“我今年已经58岁了,再有两年就要退休,论年龄我是你的两倍,论收入我是你的40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却还没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脚惯了。光说这一点,我就自愧不如,敬佩有加了。我敢保证,你会很有出息的,年轻人,好好干吧!”
从此,藤田田传奇的发迹史就开始了。
大多数的人都是把钱存在银行的,但他们的目的却又不同,有的人是为了利息,有的人是为了消费,有的人把钱暂时存进银行,有目的、有计划,是为了进一步实现财富的积累打基础。故事中的藤田田存款是为了投资,正是因为抱有这样的目的,藤田田才有机会开始发迹。
9?积蓄是为了提高抵抗力
假设有一个人,他一直享受着优厚的工资待遇,现在突然失业了,而他又没有任何积蓄,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
墨斯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准备而意外失去工作的人。多年以来,他从来不考虑为将来储蓄,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工资。他绝望地说:“想起这些年来我就后悔,几年来,如果我一天能够存上一个美分,持之以恒,那么我现在应该有不少积蓄了。想到自己以前这么傻,我就要发疯。现在这样真是自作自受呀!”
有人总是悲叹他没有变得富裕起来,是因为他花掉了自己所有的收入。
许许多多的人甘愿艰苦地工作,但是能够做到生活节俭、量入为出的人却不到十分之一。大多数人的收入没过多久就被吃喝一空,他们从不拿出一小部分作为积蓄,以备在疾病或者失业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所以,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在工厂倒闭的时候,在投资者冻结资金不再投资的时候,他们就会陷入困境,甚至要破产。那些赚来钱就立刻花掉,从不为未来作任何储蓄的人,不会比一个奴隶过得更富足。
每一个都应该知道,如果他不能养成节俭的习惯,那他将永远不能积蓄财富。
10?积蓄带来的财富
上天赐予我们的物产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放手去用,肯定会有耗尽的一天。预算是一张蓝图、一个经过计划的方法,可以帮助你从你的收入中得到更大的好处。
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到印刷厂里去学技术。其实,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他父亲要求他每晚住在自己家里,但要他每月付给家里一笔住宿费。一开始,那个年轻人觉得这样太苛刻了,因为他当时每月的收入,就刚够支付这笔住宿费。但是,几年之后当这个年轻人自己准备开设印刷厂时,他的父亲把儿子叫到跟前,对他说:“好孩子,现在你可以把每年陆续付给家里的住宿费拿去了。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你积蓄这笔钱,并非真的向你要住宿费。好了,现在你可以拿这笔钱去发展你的事业了。”
年轻人到此才明白父亲的一番苦心,对父亲的贤明感激不尽。如今,那个年轻人已经成了美国一家著名印刷厂的老板,而他当年的同伴们却因挥霍无度,如今仍然穷苦不堪。
有人曾测算过,依照世界的标准利率来算,如果一个人每天储蓄1美元,88年后可以得到100万美元。这88年时间虽然长了一点,但每天储蓄两美元,在实行了10年、20年后,很容易就可以达到10万美元。一旦这种有耐性的积蓄得到利用,就可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赚钱机会。
11?从一无所有到银行家
席尔瓦是巴黎的一位有名的银行家,但是他曾经一无所有。
那时,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一家小酒馆里去吃饭,偶尔喝上一品脱啤酒。当时的啤酒瓶用的是软木塞,他起初并没有怎么在意,后来他发现市场上有人回收这些软木塞,自己为什么不把它们收集起来卖呢?
于是,从那以后,他开始收集软木塞,每天都去吃饭的酒馆把能找到的所有软木塞收集回去。日复一日,他那样收集了整整8年,后来,收集到的软木塞居然卖了8个金路易!
而这8个金路易就成了他发家的资本,把它投资到股票市场上逐渐赢利,后来席尔瓦成了一名知名的银行家。他在死后留下了约300万法郎的遗产。
从一无所有到事业有成,家产几百万法郎,微不足道的一个个软木塞却给席尔瓦带去创业的基础。可见,点滴积累,零攒细聚,会使得金钱数量日益增加,这对于初次创业、没有本钱的人来说极为重要。
12?用一块钱渡难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财阀、财团都被迫解体或改名,连有着悠久历史和良好信誉的三菱银行,也不得不改名为千代田银行。由于名字非常陌生,生意也就非常冷清。
第一部分 第4节:第一章合理储蓄是理财的基础(4)
业务部的岛田晋为此苦闷不堪,每天都在想着如何吸引顾客来存款。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块钱存款”的妙招。战后的日本,一块钱实在是太少了。在根本没有什么人来存款的情况下,千代田对往来的顾客发出了这样的宣传海报:
“用手掬一捧水,水会从手指间流走。很想存一些钱,但是在目前这种糊口都难的日子里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先生们、女士们,如果你们有这种想法的话,那么请您持一本存款簿吧。它就像是一个水桶,有了它,从手指间流走的零钱就会一滴一滴、一点一点地存起来,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笔可观的大钱了。我们千代田银行是一块钱也可以存的。有了一本千代田存款簿,您的胸膛就会因充满希望而满足,您的心就能在天空中飘然翱翔。”
海报一贴出来就吸引了大批储户,他们把平时的零用钱“一滴一滴”地存进千代银行这个“大海”里。千代银行储蓄额开始猛增,从而渡过了艰难的战后时期。“千代”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日本有名的大银行。这以后,“一块钱存款”风行全世界。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一滴水却是汇成大海的一部分。懂得珍惜,看中一滴水的人,一定有着一个能成为大海的美好明天!
一元钱固然微不足道,但把许多个一元钱汇集起来,就能形成不小的力量,它可以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3?积累创业所需的原始资金
迪斯尼乐园的主人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是通过积累才获取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的。
1917年,不满17岁的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隐瞒年龄报名参军。在芝加哥集训时,他因患感冒未能上战场。直到1918年大战结束,才被派往法国。
在部队里,每月津贴很少,沃尔特·迪斯尼便开始想办法赚钱。他在营房里画张招贴画,每周部队多付给他15法郎。
后来,一个叫“乡巴佬”的战友发现,刚到法国的新兵们既害怕战争,又想买些带火药味的纪念品作为回国炫耀的资本。“乡巴佬”就投其所好,向新兵们兜售他们最喜欢的德国狙击手钢盔。但前线的德国狙击手本来就不多,幸存者都逃回国了。正苦于货源不畅时,“乡巴佬”发现了能在许多人衣服上画假十字勋章的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他对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说:“你给我画一个狙击手头盔,我给你5法郎。”他们开始了合作,“乡巴佬”每星期开车上前线拉一车德军钢盔回来,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用速干油漆画上狙击手头盔标志,然后抹上泥,再用枪打个孔,粘几根头发在孔的边缘。
他们狠赚了一笔。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把大部分钱寄回美国,让妈妈存起来。后来,这笔钱成为他创办迪斯尼公司的原始资金。
一个白手创业者如果真是一文不名,要想起家也不大可能。做任何生意、办任何实业都必须有最基本的本钱,所以,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仍处于白手创业的人来说,需要办的头一件事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去筹集创业所需的起码的资金。
14?先储蓄,后消费
先储蓄后消费,会在很大程度上留存部分额度的可支配收入,为今后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养成理性消费的重要措施。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
大家都知道,哈佛教育出来的人,毕业后有很多人很富有,其实,他们每月的消费行为跟一般的普通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就是严格遵守哈佛教条:储蓄30%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有超额完成,剩下的钱才能消费。
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元。到13岁时,他有了3000元,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的他,是美国首富,比“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还有钱。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忽视了合理储蓄在理财中的重要性。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只要理好财,储蓄与否并不重要。持这种想法的人,实现财富积累难度很大,要想实现财务目标,必须要改变收支管理方式,要“先储蓄,后消费”!
那么,如何进行“先储蓄,后消费”呢?在你每个月领取薪水以后,将薪水的一部分(如15%~30%)先存起来,用于储蓄或投资。剩下的钱用于消费,并且严格规定自己只能用剩下的这部分钱进行消费开支,不能超支,因为你只有这么多钱,你必须做好你的消费支出计划,对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
通过“先储蓄,后消费”的理财方式,有两大好处:
第一,能够培养你的良好投资储蓄习惯,不断进行你的财富积累。
第二,能够培养你良好的消费习惯,对各项支出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因为你每个月的消费品、住房、交通、通信、休闲等各项开支先要做好预算,这个过程可以将每个开支项控制在预算内。
“先消费,后储蓄”与“先储蓄,后消费”这样一个简单的顺序变化,其实是一个重大的观念变化。“先储蓄,后消费”让你变得越来越富有。
15?从书本中找到的致富方法
洛克菲勒于1839年出生,他虽然进入学校读书的机会不多,但他善于把握学习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加上头脑十分机敏。到了十多岁时,他已考虑自己怎么创业致富了。为了寻找致富之路,他辛辛苦苦地打工挣钱,很不容易积攒到5美元,他决定将这5美元用于购买书籍,希望从书本中找到致富的方法。
第一部分 第6节:第二章理财应开源与节流并重(1)
17?亿万富翁如何变成穷光蛋
在大众眼里,著名体育明星和演艺明星都是住豪宅开名车的富豪一族,而泰森为什么会陷入财务危机呢?事实是不会理财使他的生活陷入窘迫。
美国拳王泰森出身贫困,少年的他就开始参加拳击训练,通过不懈的努力渐渐在拳坛崭露头角,后来顺利成为世界拳王,一度所向披靡。随着大量财富蜂拥而来,他很快累积了有四亿多美元的财产。
看故事学理财第二章理财应开源与节流并重泰森有着几亿美元的身家,在鼎盛时期所积累的财富,是一个普通美国人需要工作7600年才能拥有的。但他最后(2003年8月)却因为2700万美元的债务不得不申请破产,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按照泰森自己咬牙切齿的说法,经纪人唐·金骗走了自己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第二任妻子莫尼卡为了离婚的赡养费几乎把自己榨干;那些和自己各种龌龊官司有关的人,包括律师和受害人,都从他身上捞足了油水。而人们普遍认为,归根结底,奢华糜烂、挥霍无度的生活,平时出手太过阔绰,才是其迅速破产的重要原因。
泰森的荒淫无度和挥霍成性,是世人皆知的。说到底,破产完全是他咎由自取。除去他那些龌龊官司所耗费的上千万美元的律师费,以及付给前妻的赡养费外,平时出手太阔绰,也是他迅速败光几亿美元家产的主要原因。名车、游艇和豪宅,自然不在话下。他住的别墅有38个卫生间,还有十几部跑车。
有一次,在拉斯维加斯恺撒宫酒店的豪华商场,泰森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前来购物,老板一看财神来了,于是索性关门“清场”,专门招待泰森一行。结果这帮人挑了价值50万美元的贵重物品,泰森全部代为“埋单”。
泰森的负债报表中,最搞笑的是欠了一家珠宝店17万美元,那是他在购买一条项链时忘了付钱。珠宝店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轻描淡写地说:“和泰森以前在店里的总花销相比,这点小钱只是个零头。”言下之意无非是,即使泰森日后不付这笔钱,他也没吃什么亏。
泰森在一年时间里光手机费就花了超过23万美元,办生日宴会则花了41万美元。他想到英国去花100万英镑买一辆F1赛车,后来明白F1赛车不能开到街道上,只能在赛场跑道里开才作罢。最后他把这100万英镑变成了一只钻石金表,可才戴了不到十来天,就随手送给了自己的保镖。甚至动辄有几万、十几万美元的巨额花费,连自己都搞不明白去处。如此花销,恐怕就是金山也会被挖空的。
虽然从1998年起,泰森已经承担了巨大的债务压力,但习惯于信用消费的他还是在2002年12月22日选购了一条价值173706美元、镶有80克拉钻石的金链。2002年6月,他负债8100美金用于照料他的老虎,65000美金保养他的豪华轿车。但是实际上,泰森在1991年以后净收入不断减少,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奢侈消费的习惯,入不敷出。而即使是在申请破产保护后,他的律师也并不是很清楚他的资产与负债现状,大量的、名目繁多的债务使得泰森资不抵债。
一个亿万富翁,却最终因为挥霍无度而变成了一个穷光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源的不断富足,勤俭节约仿佛成了过去式。人们打着发展经济刺激消费的口号,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肆意浪费挥霍的现象比比皆是。
其实,节俭是个人理财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节俭不是不爱生活,而是用更理性的态度去享受生活。而浪费和挥霍却是财富积累的最大敌人,因为挥霍浪费者最后往往负债。
18?因为我有钱
有一次,一个朋友请富兰克林参观他富丽堂皇的新居。他领富兰克林走进一间大得足够召开议会的起居室,富兰克林问:“为什么把房间搞得这么大?”
这个人说:“因为我有钱。”
然后,他们又走进一间可容纳50人的饭厅,富兰克林又问:“干吗弄这么大?”这个人再次重申“因为我有钱”。最后,富兰克林愤怒地转向他,说:“你为什么戴这么一顶小帽子?你为什么不戴一顶比你的脑袋大十倍的帽子?因为你有钱呀!”
由于奢侈与浪费,绅士们将会变得贫困,不得不向那些曾被他们所不屑的人去借债,而后者则通过勤劳与节俭赢得了地位。显然,一个站立的耕者要比一个跪下的绅士高大。
抛掉那些挥霍无度的蠢行吧!这样你就不会有那么多世道艰难、家庭不堪重负之类的抱怨了。
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对于手中的钱财,常犯的错误是有多少花多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甚至因为可以利用银行借贷,而随意扩张信用,陷入负债累累、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懂得如何开源、节流以及正确评估投资风险非常重要。
19?节约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
著名的船商、银行家出身的斯图亚特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
斯图亚特努力提高旧船的操作等级以取得更高的租金,并降低燃油和人员的费用。
也许是银行家出身的缘故,他对于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特别重视。他一直坚持不让他的船长耗费公司一分钱,他也不允许管理技术方面工作的负责人直接向船坞支付修理费用,原因是“他们没有钱财意识”。因此,水手们称他是一个“十分讨厌、吝啬的人”。
直到他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王国,他的这种节约的习惯仍保留着。
一位在身边服务多年的高级职员曾经回忆说:“在我为他服务的日子里,他交给我的办事指示都用手写的条子传达。他用来写这些条子的白纸,都是纸质粗劣的信纸,而且写一张一行的窄条子,他会把写好字的纸撕成一张张条子送出去,这样的话,一张信纸大小的白纸也可以写三四条‘最高指示’。”一张只用了五分之一的白纸,不应把其余部分浪费,这就是他“能省则省”的原则。
无论生意做多大,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节约每一分钱,实行最低成本原则仍然是非常必要的。要知道,节约一分钱就等于赚了一分钱。节约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这应该是理财的基本要求。
20?让每一寸土地都生长出黄金来
老希尔顿创建希尔顿旅店帝国时,曾指天发誓:“我要使每一寸土地都生长出黄金来。”
无疑他是天才,天才特有的目光使他从不忽略任何一次生财的机会,任何一寸他拥有的土地都不会休闲静睡。
70年前,希尔顿以700万美元买下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的控制权之后,他以极快的速度接手管理了这家纽约著名的宾馆。一切欣欣向荣,开始进入最佳营运状态。在所有的经理们都已认为充分利用了一切生财手段,再无遗漏可寻时,希尔顿依旧像园丁一样,一言不发地查找着可能被疏忽闲置的菜地。
人们注意到,他的脚步时常在酒店前台停顿,他的眼光像鹰一样,注视着大厅中央巨大的通天圆柱。当他一次次在这根圆柱周围徘徊时,侍者们都意识到,他又会想出别人意想不到的高招了。
希尔顿独自推敲过这些柱子的构造后发现,这四根空心圆柱在建筑结构上没有支撑天花板的力学价值。那么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美观吗?但没有实用价值的装饰,无异于空间的一种浪费。希尔顿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一箭只射一雕。
于是,他叫人把它们迅速改造成四根透明玻璃柱,并在其中设置了漂亮的玻璃展箱。这回,这四根圆柱就不仅仅是装饰性的了,在广告竞争激烈的时代,它们便从上到下充满了商业意义。没过几天,纽约那些精明的珠宝商和香水制造厂家便把它们全部包租下来,纷纷把自己琳琅满目的产品摆了进去。而老希尔顿坐享其成,每年由此净收24000美元的租金。
第一部分 第7节:第二章理财应开源与节流并重(2)
当这些普普通通的柱子已转变为种金之地时,希尔顿又到别的地方徘徊去了。
天才是不相信结局的。在别人看似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现状中,希尔顿依旧不停地寻找着生长金子的每一条缝隙。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叹息机会总不来光顾,其实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机会的慧眼。
发布日期:2014-05-19 来源:理财知识